壹、 劇情介紹
一、 參考資料
1. 劇情介紹與影片預告http://movie.iamcool.net/tw/moovi_detail.php?movieID=7254
2. 白色榮光,帶你體會生死一線間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232
3. 【白色榮光】作者—海堂尊—簡介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227
二、 電影資料
導 演:中村義洋
演 員:竹內結子。阿部寬、玉山鐵二
原著小說:巴提斯塔的榮光
年 份:2008年5月
三、 劇情介紹
城東大學附屬醫院中,由心臟外科七人小組所組成的菁英團隊,以專門做心臟移植的替代手術「巴提斯塔」為任務,創下史上唯一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的奇蹟,被媒體譽為「巴提斯塔團隊」。
這間大學附屬醫院,由於巴提斯塔手術接連的成功,威名遠播,成為心臟外科的翹楚。不料這光榮的醫療紀錄,竟猛然被敲碎了!突然之間,在開刀過程中接連死了三個病人。究竟是單純的醫療過失?還是兇殺案?負責內部調查的身心醫學門診醫師田口(竹內結子)對於外科醫療程序與體制完全不熟,卻還得扮演偵探的角色。
正當事情的調查無法順利進行,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向來作風備受爭議的厚生勞動省官員白鳥(阿部寬)突然現身醫院。對於田口完成的調查報告所謂:「查無問題,應是單純意外」,白鳥竟直截了當地嘲諷批評為:「妳的報告真是令人感動,這種東西想拿來唬誰啊?」他更斬釘截鐵的論斷:「這是一樁兇殺案,而且犯人就在巴提斯塔團隊的七人之中!」
於是田口與白鳥兩人便聯手展開調查,一個祕密疊著另一個祕密,醫療現場的危機,瀕臨崩潰的醫療體制,巴提斯塔團隊之間的不合與過往糾葛,是否能夠一一揭開?
一切的祕密,就從病人躺下的那刻開始…。
貳、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
一、參考資料
1. 別放棄自己的保障,法務部法律常識宣導短篇http://www.skgsh.tn.edu.tw/personnel/law15.htm
2. 舉證責任轉換的迷思,林萍章教授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dlaw/3/1249528382/20050727030219/
二、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民事訴訟是解決私權紛爭的程序,所以關於民事訴訟的提起、進行、證據的提出,均由當事人決定,法官只是立於公正裁判者的地位,依當事人所提出的證據資料等,判斷原告的請求是否有理由,因此要獲得勝訴,證據提出是否明確是很重要的。
民事訴訟官司,當事人主張有利於自己的事實,有證明的義務。如民訴第277條前段規定:「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所以,在民事訴訟常有舉證責任轉換的情形發生,只要被告或者原告提出有利於己的事實,舉證責任就轉換到其身上。不過以下情況不需舉證:(1)事實為一般所周知,法官也知其事實或為其職務上所已知的。(2)事實為對造「自認」:當事人主張的事實,對於對造不利,而對造在訴訟時承認或不爭執而默認(自認),當事人不用舉證。陳述「不知」或「不記憶」時,是否生自認的效果,則由法院審酌情形判斷。因此在民事訴訟中,對於他造所主張的事實不承認時,就應該爭執,否則會生自認之效果而有輸了訴訟的危險。(3)法律上推定之事實無反證:例如私文書經本人或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或有法院或公證人的認證時,推定其為真正。因此當事人提出的私文書有本人簽名時,即應推定該私文書形式上為真正,而無庸舉證,除非,有人提出簽章為偽造的反証。
三、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
民訴第277條後段規定:「……,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是為舉證責任另為分配或倒置的依據。通常,公害、醫療及消費糾紛,由於提出賠償告訴的被害人或消費者,其財力或專業知識與醫生、公司企業相較,顯然處於不利地位,由其負擔舉證責任,顯然有失公平,因此,會有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也就是不由「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的當事者負擔舉證責任,反由被控告者負擔舉證責任。
參、民事賠償的方法與範圍
一、參考資料
1. 民法所定請求民事賠償之方法與範圍,犯罪被害人保護手冊第五章,http://www.ksh.moj.gov.tw/ct.asp?xItem=28177&ctNode=7945
2. 精神損失賠償案例,林志六律師,台灣法律網。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parent_path=,1,2188,&article_category_id=1127&job_id=4674&article_id=4637
3. 從砂石車的肇事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謝瑤偉,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9729&ctNode=13788&mp=202
二、民事賠償的方法與範圍
民事賠償可以從財產權以及非財產權的侵害賠償分別說明。財產權侵害的賠償,如失火燒燬他人之住屋,或砍伐他人土地上之林木,或竊取他人之手飾、財物或車禍過失撞毀他人之汽、機車等是。非財產權的侵害賠償,如人格權、身分權的侵害賠償。
(一)對財產權侵害的賠償
對他人財產之侵害,賠償方法以「回復原狀」,並且加上「價值減損」的金錢賠償為原則。例如毀壞他人名家字畫、古玩,除修補回復原狀外,其古玩、字畫因毀損所減少之價值也應賠償。如果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或者債權人定期限催告恢復原狀,債務人逾期不為回復時,債權人得請求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賠償範圍以填補被害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原則。但是仍應考慮「損益相抵」和「過失相抵」的情況。所謂「損益相抵」,如誤殺他人之耕(黃)牛,原應賠償該牛之交易價值,唯該牛既死,其肉可食用,其肉因販賣之利益,若不扣除,則被害人反而獲得不當利益。故必損益相抵結果仍有損害始應由債務人賠償。至於「過失相抵」,則是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也有過失時,法院得減輕或免除賠償金額。如甲乙兩車相撞,甲、乙兩車均有違規疏失,甲如請求乙車車主賠償時,法院得減輕或免除賠償金額。
(二)非財產權—人格權、身分權、姓名權侵害的賠償
人格權受侵害時,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甚至在有受侵害之虞時,也可以請求防止。侵害生命權,無論故意或過失殺人,賠償範圍包括:喪葬費用、扶養費、慰撫金。傷害他人之身體健康,無論故意或過失,賠償範圍包括:減少或喪失的勞動能力、停業損失、生活必要開支(醫療、看護、交通)、慰撫金。侵害名譽權,除賠償慰撫金外、亦應負擔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所需之相關費用,如刊登謝罪廣告或道歉啟事。侵害自由權時,除應賠償受害人慰撫金,也應賠償被害人回復自由所需之費用,如乙地返至甲地之交通費用、及被拘禁期間停工之工資損失等等。
身分權乃二個權利主體間,基於一定身分關係所發生之權利。如父母與子女、夫與妻、家長與家屬、監護人與受監護人等身分關係。身分權受侵害時,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損害賠償。例如,婚約解除、結婚無效或被撤銷、判決離婚等等,無過失的受害人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肆、懲罰性賠償
一、參考資料:
1. 除了損害賠償外我可以要得更多?!淺談「懲罰性賠償金」,法山律子,司改雜誌第039期
2. 以懲罰性賠償保障國人生命安全,林世宗,自由時報自由廣場,91年6月26日
3. 止痛藥「偉克適」致人心臟病死,默克藥廠判賠81億元,鍾陳杰,東森新聞報,2005.08.20
二、何謂懲罰性賠償
華航澎湖外海發生空難,罹難者家屬向華航請求賠償時,消基會建議除了請求一般性損害賠償外,家屬們可以比照大園空難事件,再向華航請求一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另外,我們也經常聽到新聞報導美國吸菸受害者對菸商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的案例中,法院判決天價的賠償金額給吸菸受害者,也是用懲罰性賠償金的方式判給他們的。這些新聞中提到的「懲罰性賠償金」,到底是什麼呢?
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是以填補被害人「所受損害」和「所失利益」為原則,而非針對加害人的故意或過失行為加以懲罰。這對那些沒有道德良心,但是財大氣粗的企業經營者來說,賠償金額不過是九年一毛,根本無損其企業經營,也無法對其惡性故意有任何的警惕作用。
「懲罰性賠償」制度,則係以懲罰加害者的主觀惡意為賠償原則,根據被告不法行為的惡性程度,以及其財富多寡,來決定懲罰金額,惡性越高、財富越多的加害者,懲罰金數額愈高,期能以「高額」懲罰金,有效「警惕」被告,使其收斂並改善其惡性。例如,2005年,一名長期使用「偉克適」導致心臟病死亡的遺孀,控告默克藥廠未告知「偉克適」(Vioxx)有可能導致心臟病的副作用,默克藥廠敗訴,賠賠2億5340萬多美元,包括2億2900萬的懲罰性賠償,45萬美元的經濟損失賠償,2400萬元的精神損失賠償。
参、上課投影片 。PPT檔
肆、學習任務。Word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